課程目標為使學生具備以下能力
一、瞭解都市經濟理論
二、熟悉都市經濟分析方法
三、評判都市政策缺失
四、研擬都市經濟政策
本學期課程的教學內容,包含都市經濟的概論與原理,聚集經濟、都市規模與成長,還有政策擬定等等,詳見於課程教學大綱。

Intermed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本課程探討房地產投資之基本問題,將以理論之探討為主,實務為輔。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之環境為主要的研討背景,希望亦能澄清及改善當前房地產投資環境。本課程將提供有興趣進入房地產領域實務及研究者的一個基礎。

本課程分為兩大部分,學期前半著重在介紹統計學的整體概念,包括資料整理、機率論、抽樣分配、估計與信心區間等;學期後半段,著重在提出研究假設之能力培養,訓練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假設檢定。過程中將配合上機實作與練習等方式,讓同學們具備運用統計軟體分析之能力。

1) 學習災害防救的基本概念;2) 瞭解府際關係與跨部門合作在災害防救中的重要性3) 認識台灣以及他國災防組織、體系、與政策;4)思考災害防救過程中災民、官僚、以及媒體與資訊所扮演的角色;5) 探討目前災害防救研究及實務之主要議題。

本課程主要目標在介紹進行方案評估時所需具備的理論基礎與相關應用技術,例如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成本效果分析等。學生同時亦可透過本課程之訓練熟悉基礎統計應用軟體,例如Excel, SPSS, 以及STATA等。

瞭解質化研究方法論(methodology)。
熟悉質化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methods)。
具備獨立執行質化研究能力。
具備評析他人質化研究優缺點的功力。

了解關於非洲各國之歷史、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

本課程為學碩合開,並以英文進行講授,且學生需要在課程上參與討論

本課程主要是從人類學、社會學與歷史的角度,帶領同學閱讀食物的歷史,解讀人類學民族誌中所探討的飲食習慣之文化意涵,分析飲食背後所呈現的權力與階級關係,關心糧食生產與分配的現況,以及探索殖民主義下食物生產與消費等等方面的議題。

本課程設計的社會參與活動:
1.赴文山區順興社區發展協會與銀髮族共作與共食
2.由原住民老師帶領赴政大後山採集野菜並進行野炊
3.在校園裡進行師生飲食習慣觀察

本課程學期前半介紹個體與組織的差異,並逐一探討激勵理論、學習理論、和
溝通與合作等議題。學期後半著重在當今學術與實務界的議題,例如創新、領導風格、和衝突理論等。過程中,將透過團體報告、影片欣賞、以及個案討論等方式,讓同學們充分理解與體會組織理論與行為。

本課程目的在於介紹學生認識都市與地方政府治理的制度法規以及運作實務,運用相關學科理論與知識,反思實務運作與理論的差距,提高學生對於地方政府與都市治理議題的興趣,並進而擁有分析地方政府運作及管理地方政府事務的能力,並累積對於相關議題提出改革建議的動能。

有鑑於環境與永續發展議題的複雜性,以及促進相關議題之民主行政理念落實,本課程設計強調永續政策的提出,需具備歷史視野的縱深,具體實例的觀察瞭解、以及審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兼具跨領域思考與政策問題之分析與解決能力。

第1章 社會心理的理論與研究方法

第2章 社會認知

第3章 人際知覺

第4章 非語言溝通

第5章 人際吸引與兩性親密關係

第6章 態度與態度改變

第7章 助人行為

第8章 攻擊

第9章 社會影響

第10章 團體

第11章 組織與領導

第12章 性別腳色與社會行為

本課程,乃是基礎社會統計系列之二;基本上,我們期待,經由基礎社會統計課程訓練,有助於社會學學生理解社會生活中的相關統計知識,並且,能夠運用社會統計以輔助社會學經驗實證研究。

熟悉中國大陸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後社會發展與經濟變遷的歷程,並對當前中國大陸社會與經濟領域中的重要議題有深入的了解。本課程將討論以下三個主題:1)改革開放的策略與進程,2)經濟轉型,3)社會變遷。

這學期的政治哲學概論延續上一個學期的主題教學方式,在前一個學期所探討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拓寬我們關注的知識範圍。我們的目標有二。首先是專門知識的傳授:經由講解各個理論思潮與核心概念的內涵,我們希望能建立同學對於政治哲學的基礎知識,並培養出同學對於探索政治哲學的興趣。其次是公民素質之培基與深化:經由課程中的互動與對話,我們希望同學能體會政治哲學的實踐意涵,進而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公共實踐的能量。

本學期將涵蓋的主題包括:憲政主義;民族主義、人民主權與西方現代性;共和主義;保守主義;馬克思主義;極權主義;權力的概念;政治的概念;政治權威與政治義務;自由主義;平等的概念;無政府主義;Nussbaum 與 Singer的理論簡介。

本學期課程介紹三波民主化國家,課程將先介紹民主轉型基本概念與理論,進而分別介紹各波民主化的國家,包括第一波美國、第二波日本、以及第三波俄羅斯,並透過分組討論不同的政體轉型過程與發展。

本課程目標是讓學生認識中國大陸的發展現況,內容將涵蓋中國大陸黨政關係與治理、區域與經濟發展、市場與社會組織、兩岸及外交等領域。此外,透過課程討論與研究報告撰寫,培養分析中國大陸情勢的專業知識與思辯能力。

本課程以台灣的政治結構、政治過程與實際運作為講授重點。在課程進行中,會相當強調並討論與課程內容有關的政治問題、政治事件與政治現象,最終目的是希望提供基本的政治學知識,以期同學們能夠根據這些知識去對實際政治進行思考與判斷。

本課程將透過討論台灣的政治來傳授最基礎的政治學知識,同時協助學生建立觀察政治現象的思考架構、協助學生瞭解台灣的基本政治問題、並培養對社會的關懷;培養學生的迅速思考與即時表達的能力。

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生了解:1) 公共行政之概念;2) 行政學的發展與基本理論;3) 當代行政學主要議題;4) 公共行政未來面臨的挑戰。學生期能在研讀教材與課堂討論中,了解公共行政學的相關知識,並具備能力針對公共行政課題進行研究。

本課程為全學年課程,下學期討論不同的制度與實證案例。
本課程希望達成以下目標:
1. 介紹政治學的基礎概念與理論;
2. 比較不同政治制度;
3. 學習觀察與分析政治現象的方法;
4. 建構獨立的思考架構。

本課程在使同學具備公共行政與政策專業中進階統計分析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以多元迴歸與因素分析為基礎,本課程進一步探討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的原理與適用情境,及其分析步驟與結果解讀。

在軟體實作方面,本課程將搭配 SPSS/AMOS 與 R,透過作業與特定主題(並取得其原始資料集)的學期報告,使同學演練資料分析並撰寫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