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乃是國家與社會組成的基本元素。過去幾個世紀裡,人類社會經歷巨變,從傳統社會轉型成為後現代社會,同時,全球人口更是劇烈變遷。本課程,首先從構造社會的基礎——人口變遷出發,探討過去一個世紀的臺灣與全球人口轉型,及其對於現代社會的影響後果。

質性研究的教學目標是希望同學可以在期末有能力提出一份以質性研究為研究法的碩士論文計畫書,並有初步執行質性研究的經驗。本課程的架構分成基本概論、形成問題、資料蒐集、資料分析、研究嚴謹度與研究倫理五部分進行。

此課程選讀著重當今政治生態學領域中理論與案例的探討,期待協助學生取得足夠的概念架構與歷史視野,分析發展問題的社會與生態變遷衝突。也將著重在台灣環境歷史、社會脈絡的探討,思索台灣生態與政治經濟問題,以及現今體制中可能的解決方案

1. 帶領同學瞭解飲食的革命與發展史
2. 解讀民族誌中飲食的文化意涵與理論框架
3. 分析飲食背後所呈現的權力與階級關係;關心糧食生產與分配的現況;探索殖民與後殖民主義下食物生產與消費

1.交通運輸計畫概論
2.運輸需求模型構建
3.運輸系統評估
4.交通改善計畫

本課程的設計主要在透過規劃個案的模擬操作,提供學生城鄉規劃的實際經驗。課程安排上,首先介紹相關的都計法令及規劃理論,其次介紹規劃分析方法及作業流程。最後將以個案實作探討的方式,啟發學生規劃概念及及巧,以培養學生獨立進行規劃作業的能力。

本課程主要透過教師引介同學到公部門、媒體以及非營利組織等不同部門之機構實地工作,切身觀察並體驗組織運作情形,並分析行政組織運作之規則,進而達到從實做中學習的目的。

本課程由三位政大公行系老師合開,分別是黃東益教授、杜文苓副教授、張鎧如助理教授

本課程希望透過紀錄片觀賞、實地觀察、老師講授、以及對於周遭環境議題的公共審議討論和實踐,增加學生對於環境與永續發展的認識。

有鑑於環境與永續發展議題的複雜性,以及促進相關議題之民主行政理念落實,本課程設計強調具體實例瞭解、公民審議實踐與行動方案提出,希望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之思考與政策問題之分析與解決能力,推動公民意識上的在地實踐。

合併開課:1022_204733001、1022_206873001

本課程的目的,是希望結合同學民主行政相關文獻研讀,加上相關議題電影的欣賞,補傳統課程中實務討論背景的不足,依循「問題導向」(problem-oriented)的主動學習方式,讓同學對於政治管理的重要性能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本課程乃是基礎社會統計系列之二,經由基礎社會統計課程訓練,有助於社會學學生理解社會生活中的相關統計知識,能夠運用社會統計以輔助社會學經驗實證研究。第二門課程主要集中於討論兩變項關連、相關與迴歸分析,以及介紹當前社會研究普遍運用的多變項模型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