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現代思想文化專題的研究方法及其問題
二、學人與學術:學術思想與意識形態
三、近現代思想文化中的重要觀念闡釋
四、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辯證
五、到民間去:民族想像與現代性追求
六、激進與保守、傳統與反傳統的並峙
七、近現代報刊、雜誌中的思想文化課題

1. 探究東亞家族史研究相關議題、方法及史料。
2. 從臺灣島史的特色,研讀臺灣家族史史料與研究成果。
3. 以家族史研究的眼光,研讀相關文學、回憶錄。

本課程將重心放在以下幾個重要的轉折點:早期佛教傳入有哪些主要議題;這些議題如何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的開展,並形成中國本土的佛學宗派?隋唐時期中國佛學的發展如何為宋明時期新儒家的興起以及重新詮釋儒家經典預作準備?當代佛學的主要論爭為何?

本課程乃繼續梵文(一)的學習,為大學部及研究所同學介紹初級梵文,目的在於使同學熟悉背誦梵文基本的文法,並同時對印度古典宗教、文化做初步的介紹。

歷史書寫規劃為兩個方向,其一為學術寫作,其二為小說寫作,希望通過課程講授與習作練習,精進修課同學的文字表達能力。

選介作品涵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至當代的華文小說名家名作,以短篇為主,長篇為輔,穿插小說原著改編的文學電影。

1.上課採取小組合作方式,課堂簡報、問題討論皆由小組成員共同參與並完成。
2.非經允許,學生不得使用手機、平板或筆電上網。缺課超過三次,學期成績不予及格。
3.小組討論分享和「課程學習單」皆納入平時成績考核。

一、導論:孟子思想淵源及其學術社群
二、孟子的天道性命觀念
三、比興思維與知人論世
四、孟荀思想之比較
五、孟子與諸子學派的辯論
六、孟子的政治思想
七、氣論與孟子思想
八、孟子思想中的身體觀
九、孟學之發展與歷代思想之交涉
十、孟學觀念史之梳理

「生命探索與宗教文化」為「生命價值與哲學思維」的通識核心課程之一,擬運用宗教與文化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導引學生深入重要而錯綜複雜的宗教文化現象或議題,並發展多元文化之價值與理解。本學期,我們將以建構自我、自他與人神關係作為軸線,探索傳統與現代宗教生活中,文化結構與個人意義追尋。本次課程聚焦於心靈成長、正念靜心與宗教文化。

本課程將以20、21世紀臺灣人的旅行文本和影像為選介對象,輔以國外的旅行作品,視情況加入旅行作家的演講。透過文化觀察與比較,進而了解臺灣在地特色,開拓國際觀和視野,並呈現當代旅行作品的豐富意涵,彰顯旅行的意義。

1.開學第一週上課缺席而點名未到者取消初選資格,釋出名額將轉予現場登記加簽的同學。
2.缺課超過三次,學期成績不予及格。非經教師允許,學生不得擅自使用手機、平板或筆電。
3.小組討論分享和【課程學習單】皆納入平時考核。

1.由教師自行編選講義,以經典文言詩文和現當代華文名家名作為主。
2.國文(一)以言簡意賅、平易自然的神話、詩歌為主;國文(二)進階為篇幅較長、結構完整的現代散文、短篇小說和華語歌曲。
3.開學首週將視學生華語文程度分布情形,斟酌調整上課內容和進度。

一、究天人之際:人之價值選擇與生活意義探討
二、自然與禮法之間:本我、自我與超我
三、公義與私利:人欲如何安頓?
四、政道與治道:人性與法治關係
五、仕隱之抉擇:士不遇的成由及心靈世界
六、適性與超越:儒、佛、道之「意義治療」

一、究天人之際:人之價值選擇與生活意義探討
二、自然與禮法之間:本我、自我與超我
三、公義與私利:人欲如何安頓?
四、政道與治道:人性與法治關係
五、仕隱之抉擇:士不遇的成由及心靈世界
六、適性與超越:儒、佛、道之「意義治療」

一、究天人之際:人之價值選擇與生活意義探討
二、自然與禮法之間:本我、自我與超我
三、公義與私利:人欲如何安頓?
四、政道與治道:人性與法治關係
五、仕隱之抉擇:士不遇的成由及心靈世界
六、適性與超越:儒、佛、道之「意義治療」

本課程選取現當代台灣文學之名家名作加以導讀與賞析。自1945年戰後至當代,以散文、小說和歌謠選讀為主,相關影片或作家演講為輔。主題內容則有反共懷鄉文學、現代主義文學、鄉土文學、自然寫作、眷村文學、原住民文學等,視課程需要而彈性調整。

其一,系統化地介紹傳統戲曲的源流與變化;其二,經典劇目的選粹賞析;其三,藉由課堂討論以及分組報告,激發創造力與獨立思考能力,並訓練團隊合作的精神;其四,將相關影片及參考資料放置於數位學習平台。